美国新闻
 美国旅游
 酒店预订
 华人论坛
 公
 美国同城

美国第一批黑人海军陆战队员:蒙特福特角兵

来源:america.gov
[美国故事]     2020-06-21
1943年,家住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D.C.)的约瑟夫·卡彭特(JosephCarpenter),奉命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NorthCarolina)的蒙特福特角兵营(CampMontfordPoint)报到。

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约瑟夫·卡彭特。 (State Dept./D.A. Peterson)
退役美国海军陆战队中校约瑟夫·卡彭特。 (State Dept./D.A. Peterson)

1943年,家住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 D.C.)的约瑟夫·卡彭特(Joseph Carpenter),奉命前往北卡罗来纳州杰克逊维尔(Jacksonville, North Carolina)的蒙特福特角兵营(Camp Montford Point)报到。

卡彭特说,“我对当海军陆战队员(Marine)感到骄傲,因为它非常有历史。”卡彭特现年96岁。

而1943年时的卡彭特也即将谱写历史——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U.S. Marine Corps)的第一批黑人士兵。

约瑟夫·卡彭特1944年在蒙特福特角兵营。 (Courtesy photo)
约瑟夫·卡彭特1944年在蒙特福特角兵营。 (Courtesy photo)

当时,由于美国军队与全国大部分地方一样实行种族隔离,两万多黑人士兵都是在蒙特福特角兵营接受训练(故他们被称作蒙特福特角兵[Montford Pointer])。

1948年,哈里·杜鲁门(Harry S. Truman)签署行政命令,结束了军中的种族隔离。但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彭特还是受训于黑人部队。

无论是在种族隔离还是种族融合的部队中作战,黑人士兵参加了从美国建国以前至今的每一场重要战争。(见边栏)

这些蒙特福特角兵没有像美国陆军航空队(U.S. Army Air Corps)黑人飞行中队中的塔斯基吉飞行员(Tuskegee Airmen)那样享有很高知名度。以阿拉巴马州(Alabama)为基地的塔斯基吉飞行员,后来作为二战中一支令人敬佩的战机队而广为人知。

但是,蒙特福特角兵也战功卓著。其中大约13000人在二战中被派到海外,将近2000人参加了协助同盟国军夺取冲绳岛(Okinawa)的二战太平洋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


突破障碍

当年,蒙特福特角兵一走出军营,来到杰克逊维尔市,便面临种族隔离。南方实行的被称为“吉姆·克罗”(Jim Crow)的隔离法要求学校和商店必须将白人和黑人分开。

1942年入伍、现年94岁的海军陆战队前中士埃德温·菲泽尔(Edwin Fizer)记得,最初一些白人军官和教官对黑人新兵能力抱怀疑态度,而这使菲泽尔更加决意要取得成功。

菲泽尔在伊利诺伊州(Illinois)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必须要通过那个阶段才能确保留在陆战队和胜任。”

菲泽尔亲临了从日本人手中夺回关岛(Guam)的战役,卡彭特则一直留在蒙特福特角,担任首席文书和协助接收船上运来的欧洲战俘。他于1980年代以中校军衔退役。许多蒙特福特角兵后来继续参加了韩战和越战。


业绩传承

退休中校卡彭特,96岁,手持2012年授予他的国会金质奖章,表彰他作为蒙特福特角海军陆战队员作出的贡献。 (State Dept./D.A. Peterson)
退休中校卡彭特,96岁,手持2012年授予他的国会金质奖章,表彰他作为蒙特福特角海军陆战队员作出的贡献。 (State Dept./D.A. Peterson)

为表彰蒙特福特角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贡献和牺牲,美国国会(U.S. Congress)2012年向他们颁发国会的平民最高奖“国会金质奖章”(Congressional Gold Medal)。

1974年,蒙特福特角兵营改名为吉尔伯特·约翰逊兵营(Camp Gilbert H. Johnson),纪念曾在那里担任军训教官的非洲裔美国一级军士长吉尔伯特·约翰逊(Gilbert H. Johnson). 海军陆战队图书馆(Library of the Marine Corps)档案员约翰·莱尔斯(John Lyles)说,这是海军陆战队以非洲裔美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唯一设施。(美国海军一艘舰艇以该军营名字命名。)

蒙特福特角海军陆战队全国协会(National Montford Point Marine Association)表示,现在仍有大约400位第一代黑人海军陆战队队员在世。


为新一代

菲泽尔希望下一代人知道蒙特福特角海军陆战队员所经历的斗争,认识到时代已经发生了好的转变。他说,“我希望他们能够懂得我们曾如何战胜逆境。这是我们打下的基础,他们是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由此前进。”

本文由自由撰稿人Lenore T. Adkins撰写,原版发表于2018年2月6日。

发表评论